为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等会议精神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育人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短学期实习实践,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一院一品”项目。
为认真落实学校各项疫情防控政策,永利官网今年的短学期实习实践教学主要通过线上教学的形式开展。全院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努力克服困难,积极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浙大地科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为项目宣传推广平台,以“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为主题,推出2020年本科生短学期实习系列文章。系列第十一篇,地理信息科学1901班的全体同学在李睿、张兴平、金平斌、张德国、李鸿威、付晓、范今朝七位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20天的地理认知实习。该实习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巩固和加深同学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的研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于疫情原因,本次短学期认知实习在线上展开,主要通过线上直播+纪录片观看的模式进行授课。在20天的时间里,通过山地丘陵区、平原地区、海岛及海岸带、杭州城市、干旱半干旱区五个模块的学习,同学们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及空间地域分异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培养了应用地理思维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原地区
认知实习从杭州湾文明开始,李睿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海湾的定义以及我国海湾的基本情况,讲述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相关规定,让同学们对海洋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随后,李睿老师结合杭州湾岸线变迁轨迹,重点介绍了跨湖桥文化和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而河姆渡文化的发现有力佐证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改写了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从跨湖桥文化到河姆渡文化的发展也说明了气候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李睿老师对比介绍了杭嘉湖平原和萧绍宁平原。通过观看《大运河》、《越地春秋》、《唐诗之路》等纪录片,我们掀开了浙东运河的神秘面纱,了解了越地激昂悲壮的历史,还认识了浙东唐诗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山地丘陵区
天目山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之誉,被称为“大树王国”,其森林景观以“古、大、高、稀、多、美”闻名。李睿老师从地质、土壤母质、海拔高度与土壤类型分布、植被垂直分布类型等角度,为我们深入讲解了天目山的地理特征。
天目山仙人顶
“以瓯江自然断裂,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载敬堂集》)但一般所说的雁荡山,通常指北雁荡山。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两千万年前,是全球最具典型性的中生代晚期复活破火山,记录了火山爆发、塌陷、复活隆起的完整地质演化过程,对于研究破火山具有重要意义。张兴平老师为我们依次介绍了叠嶂、石门、柱峰、锐峰、岩洞等地貌景观。灵峰、灵岩与大龙湫并称雁荡三绝,是雁荡山的精华所在。纪录片《海上雁荡》作为课堂补充资料,丰富了同学们对雁荡山的了解。
雁荡山
李睿老师还驱车前往安吉余村、西天目山,让同学们足不出户认识当地的地理环境及特色。安吉余村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的发源地,近年来积极保护生态,坚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李睿老师还邀请了余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介绍余村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海岛及海岸带
舟山市全市共有大小海域1390个,约相当于我国海岛总数的20%,其中舟山岛最大,为我国第四大岛。李老师从地质、地貌等角度介绍了舟山群岛,还结合舟山十大历史事件讲述了舟山的前世今生。围绕“港景渔”这一发展模式,老师介绍了水产资源丰富的舟山渔场,从洋流、盐度、海底地形等角度解释了舟山渔场的形成,以及舟山港的区位优势和岸线资源。最后,李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舟山独具特色的海蚀崖等。最后,张兴平老师为我们补充介绍了自然保护地和海岛土地利用的相关知识。
舟山群岛
杭州城市
范今朝老师的第一堂课从什么是地理学开始,引出了地图的重要性,阐释了地理学的本质。范老师和同学们一一连麦,交流对于地理学的看法与心得。
同学们与范今朝老师互动交流
之后的课程里,范老师主要从地图入手,围绕杭州的政区改革,主城规划变迁,介绍了苕溪流域、大运河、西湖、钱塘江下流流域。良渚文化、京杭运河与浙东运河、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围垦与沧海桑田……这些熟悉又陌生的名词在范老师的细致讲解下逐渐清晰了起来。最后,金平斌老师还为我们讲解了世界遗产的分类。
干旱半干旱区
从课程的第14天起,我们跟随李鸿威、张德国、付晓三位老师“来到了”我国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地和沙漠。
内蒙古的浑善达克沙地,地处西面干旱草原、南面湿润地区、东面东北平原的交界地带,分布有各种复杂地貌。从承德一步步并向西北移动,分别会来到燕山山脉的落叶阔叶林、浑善达克沙地、绿草茵茵的内蒙古大草原、稀疏枯黄的荒漠草原和二连浩特地区荒凉的沙漠。老师结合地图和照片,详细地介绍了这一地区中不同位置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观。从地形、气候、气压、水文、植被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地理要素对历史的影响。
线上网课虽然没有直观的体验,但是却有亲身实习不能企及的灵活性,我们的考察范围因此从浑善达克沙地中的一条路线拓展到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各个地点,甚至包括了天山北部和准噶尔盆地。
浑善达克沙地
老师们还特地讲解了考察地区地理环境变迁的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的沉积地层学和年代学手段,及现代遥感影像与DEM数据分析方法。为同学们展示了浑善达克沙地地质历史时期环境演变及现代植被变化与荒漠化过程。在看完地理纪录片《风吟大漠》之后,老师就纪录片和上课内容和许多同学进行了线上互动,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对课程和纪录片的感受。
老师提到,塔里木盆地的最后一个自然村里的居民因地制宜地用柳条和泥巴糊成土房,土房冬暖夏凉,非常适合少雨的干旱地区。如今,这个村子的人们已经搬离了环境恶劣的沙漠。这是国家脱贫攻坚工作中“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一个缩影。
同学们与张德国老师互动交流
北天山和准噶尔盆地的海拔变化极大,冰川地貌非常丰富,这里还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所在地,属于学院重点研究领域“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的一部分。这一区域地质构造活动非常活跃,分布有无数清晰的逆冲断裂活动的地质资料。
天山冰川地貌
霍尔果斯背斜断层
据老师介绍,天山山脉的岩石以中生代火成岩为主,而盆地边缘和盆地内部覆盖着第四纪沉积物。老师还联系之前学的冰川知识为我们讲授了乌鲁木齐河源的冰川地貌和冰期系列,以及当地的河流阶地实例。
安集海上游阶地
同学们的实习感悟
张泽川:“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是沙漠石油工人的格言。但这种挥洒青春热血,奉献国家民族的精神是相通的。举前路之迢遥兮,当起罡风之势;目来日之浩瀚兮,再鼓破浪之帆。吾侪新时代的青年,自当传承先辈精神,继续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张志城:老师对实习项目的介绍让我明白真正的野外实习是专业、严谨的,这也让我以后每次外出时都会留心用地理学的眼光去审视这个世界。
钟沛沛:科研人员在黄沙中突进,并借鉴经验开展理论研究、实地实践,最终“草风格固沙"取得一定成效。这里面既有人与自然探寻共处之道的人文地理教诲,又有自然地理研究的严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林特思:冲击我的是使命感。无论是向沙漠进军的号召、为了组织流沙而努力的第一代研究者,还是课堂上幻灯片里一页页研究成果,老师们展现给我的,是作为研究者的责任与自豪。现场翻地图,介绍哪里是什么,又从高程图分析出一步一步的变迁,叙述里满是好奇和扎实学术研究成果。课堂不必庄严,却自然让人起敬。
楼璇璇:虽然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不能像往届的学长学姐那样开展实地考察,失去了很多野外考察的乐趣;但相应地,线上课程让老师能更全面、清晰地为每个学生讲解,我们也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学习知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朱震达教授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考察。在科技还不发达的年代,朱教授舍小家为大家,深入沙漠,只为找出风沙的来源,为祖国开发西北地区打好基础。作为新时代的地科学子,我们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专注学业,关注国事,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王湫涵:通过这次的实习,我进一步掌握了地理学的科学分析方法,也深深为科研工作者的奉献精神而感到震撼。这次实习也给我的平日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我每天晚上和母亲到家乡没去过的大公园散散步,拍拍照并尝试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成了我的必修课。
叶凌杰:从山区丘陵到广阔平原,从海岛海岸到西部干旱半干旱区,这个暑期我们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而形态各异的地理景观与无数的文化传承使我们惊叹。我们的文化发源于自然地理,更是立足于自然地理,想要文明得以传承,文化得以传播,就要保护好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这是祖辈留给我们的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
回忆实习过程中讨论过的案例,从沙丘类型到河流阶地,现实中的地理问题是错综复杂的,在海量的表格、数据和地图中,同学们体会到了实际问题和科研工作的复杂性。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能力与视野,精益求精,以攻克科学难题为人生目标。
文 |地理信息科学1901班
图 |李睿 付晓 张兴平 柴康洋 肖佳峰